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今年以來,云南省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上半年,全省主要重點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9.1億元,形成12萬噸磷酸鐵鋰產能規模,在全國占比提高到21%。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已進入以10年為周期進行規劃和全球競爭的時代。新能源電池作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產業鏈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持續提高。
云南省現擁有路華能源科技(保山)公司鋰離子消費電池生產企業1家,曲靖麟鐵、個舊圣比和、保山榮鋰、云南中晟、云南惠銅等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企業7家。現已形成年產12萬噸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2萬噸電池負極材料、8000噸碳納米管導電液生產規模。正在建設15萬噸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10萬噸電池負極材料、4萬噸鋰電池銅箔、3GWh儲能電池等項目。2020年,全省主要重點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7億元,實現年產5.3萬噸磷酸鐵鋰產能規模,約占全國磷酸鐵鋰總產能的15%。
相關部門扎實開展對新能源電池企業的跟蹤服務,及時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9月28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召開的全省新能源電池重點項目專題座談會上,億緯鋰能、博石高科、多氟多、湖南裕能、云南恩捷等十余家企業,滇中新區、曲靖經開區、玉溪高新區及重點州(市)工信部門共同參加,就新能源電池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及存在的困難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要求各地明確與重點電池企業招商對象項目簽約、落地的時間節點,推動有意向到云南省投資的新能源電池企業盡快將項目落地、投產。
目前,云南省正在編制《關于支持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云南省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發展行動方案》,將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全產業鏈,加快推進新能源電池補鏈、延鏈、強鏈,打造新能源電池千億級產業。
電子特氣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微電子和相關的新能源電池等高科技產業,或用于薄膜沉積、刻蝕、摻雜、鈍化、清洗,或用作載氣、保護氣氛等等。由于半導體和微電子技術向更高性能、更高集成度發展,對電子特氣的純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電子特氣的的凈化愈加關鍵和重要。國內的超高純度凈化技術主要依賴進口,自身的技術水準(6N)與國際先進水平(8-9N)有較大差距。本項目將設計和研發一系列高效、高容量、高選擇性、低成本的新型納米凈化劑,對MO源、惰性氣體、氫化物氣體、反應性氣體、腐蝕性氣體等5個系列,50多種電子特氣進行末端凈化,使電子特氣純度由ppm級提高到ppb、ppt級,并將特氣傳輸和控制系統對氣體純度的影響降至最小,從而極大地改善工藝能力,降低產品缺陷, 提高制程的產量,滿足下一代半導體、微電子以及相關高技術發展的需要。本項目將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純度電子特氣凈化技術,解決超高純度電子特氣凈化這一核心技術的國產化問題。
江西瑞斯達流體工程技術有限是一家專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業務涵蓋電子特氣系統、實驗室氣路系統、高純氣體管道、特殊工藝氣體二次配管系統、氫能源供氣系統、模塊化高壓儲氣供氣系統等,提供從技術咨詢、整體規劃、系統設計、選定設備、預制組件、項目現場安裝建設、整體系統檢測等全套工程技術服務和配套產品。
公司自主研發及生產氣體半自動切換匯流排、氣體減壓器、管閥件、接頭;氣體混合配比儀;超高純供氣面板;特氣柜、VMB閥門箱;科研測試設備;超高壓、超低溫氣體系統;高真空系統;氣體取樣系統等產品,經國家認證實驗室檢測合格,廣泛應用于高校實驗室、科研檢測單位、半導體、微電子、生物制藥、醫療、光伏、LED、石油化工、電力、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
工程服務覆蓋半導體、集成電路、光電、新能源、微電子、生物醫藥、科研所、標準檢測等高科技行業;為客戶提供高純介質輸送系統全套解決方案與全國各大院校科研所合作研發的多個實驗室項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為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企業提供了優良的氣體應用系統服務,保障其生產和設備的可靠運行!公司實行以設計、施工、材料配送為一體化的整裝模式,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氣體使用要求。